In the business of theology it is hard not to be controversial - Jurgen Moltmann

Saturday, 17 March 2007

港九華仁書院校際問答比賽觀後

斷斷續續地【看】了蔭權家傑兩位的問答比賽。觀後感:好悶。好交叉悶。講完。

真正的觀後感,是悲哀。

悶與悲哀本為一。

因為,悶其實不在於他們講得不好聽,不在於節目形式設計差,而是在於那個令人無奈的悶局。

一個務實有餘,理念欠奉,更要命的是鄙視願景,只是不斷販賣四十年的公務員經驗。另一個勁講願景,實質欠奉,而且可能因為一早打定輸數,整個姿態更像是對方的競選教練多於是競選對手。

平心而論,兩位在目前條件下都不是理想的特區行政長官人選,而且距離理想頗遠。但是如果這次是直選,一定要二中選一,你會選誰?

我估計大部份香港人穩陣起見,大概還是會選曾蔭權,正如民意調查的結果一樣。大家真的覺得他很好嗎?未必。但是如果假設未來幾年香港無驚無險無大風浪,又不講求甚麼偉大理想宏觀遠像的話,大家都相信曾蔭權應該不會搞出甚麼亂子來,況且他最大的好處是ready made,隨時可以上馬,而且已經上馬。【當然,我們能否這樣假設又是另一回事;97金融風暴之前,(除我以外) 誰料到會經濟大衰退?SARS之前誰料到會有SARS?】

梁家傑呢?我倒不是覺得他未夠班,只是覺得他unprepared。這其實也難怪,他明知是不可能當選的,怎可能會真正準備自己幾個月後真的要上任?而他準備這次「競選」,其實也只得幾個月時間,他的智囊班底可以有多雄厚?他的政策研究可以有多仔細?所以他的來來去去三幅被,我倒認為是可以理解的。

悲哀在於沒有選擇。沒有選票不能選,縱然有了選票,可能也是沒有甚麼好選。

當年的建華哥是個滿腦鴻圖但是完全不懂operation更加不知政府為何物的pure visionary,兩下玩死。

如今的蔭權弟兄是個只講operationsenior manager,快、狠、準。如果香港真的只需要一個經理,他大概還是可以應付的。

正所謂,鋼鐵不是一日煉成的。香港沒有出現令大家都覺得「呢個掂」的治港人才,全因沒有一個能夠孕育政治人才的制度和文化,殖民統治的時代當然不會有,準備回歸那十幾年因為中英兩國掛住鬧交所以沒有,回歸後中國希望香港咪搞野所以都沒有。

我悲觀得很。我覺得,這樣下去,香港永遠也不會出現治港人才,也永遠不會出現那種懂得選舉的文化;那麼,全面普選的條件永遠都不會成熟,而「條件未成熟」又永遠都會是「暫時未適宜全面普選」的理由。

我年紀不少但也不覺得自己很大,但我真的誠實地懷疑,我有生之年會否看到普選行政長官。

相關:華仁書院校友講故事大賽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