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安息日 :: their day of eternal rest
Michaelangelo Antonioni
29 September 1912
Ferrara, Northern Italy
30 July 2007
Rome, Italy
Ingmar Bergman
14 July 1918
Uppsala, Sweden
30 July 2007
Faro Island, Baltic Sea, Sweden
my edinburgh affairs: flirting between the transcendent and the mundane
... if Christianity is alive at all in a situation, it will certainly change things about the culture. The Christian message, after all, is about change: repentance, salvation, and an eschatological reality to be realized. To think that Christianity will not change a situation is to rob the Christian message of its most important part.
Cultural romanticism on the part of Christian communities is often prompted by the lack of proper cultural sensitivity in the past. But to correct a lack of cultural sensitivity by creating an atmosphere inimical to any critique simply produces a new set of problems.
The conference 'Peacemaking in the World of Film' last weekend was in fact an overdose of good stuff. I am inevitably biased to think that presentations by my Edinburgh colleagues are among the best, as they are better grounded and more thorough in thinking.
..........................................
『光影世界的和平任務』研討會議在愛丁堡舉行,我們作東道,難免頻撲,早上八時許出門,晚上十一點半過後回到家,整日體力勞動高度警覺隨時應付突如其來的技術挑戰兼且笑容可掬招呼客人。
我負責打點影音播放諸般事宜,和帶眾人從投宿的城南Pollock Halls步行到舊城的神學院,沿途介紹風光講解歷史故事風土人情,十分好玩。
烽火處處,亂世浮生,會議的內容其實可說是過份充實,以我有限的精力和能力,只能抓著片片鱗爪。當然,我不無偏見,總覺得愛丁堡團隊做的比較精采有料到,基礎穩陣而不亂鎗掃射。
久違了的Sham學兄,兩年前畢業後回到印度聯合神學院任教,此番重臨,神采飛揚。他把南印電影放在當地宗教社群衝突的脈絡中,認為電影能夠做到的,是挑動觀眾對歷史的回憶,思考共存的問題。Dwight同學則以七十年代後期在印度全國大賣座的一部土產耶穌片,對比當時流行於一般印度電影的反建制憤怒青年形象,一個強調悲憫,一個強調對抗,是為對當時該國動蕩局勢的兩種不同回應。
Amy同學力陳Blood Diamond等所謂人道電影的偽善,只不過助長西方觀眾隔岸觀火,甚至加強其種族歧視;不過她企圖鋪陳的論點太複雜,有些人聽唔明竟然以為她讚揚那些片,我掩嘴而笑。來自南非在Stirling讀電影博士的Lizzelle,亦以十多年前盧旺達種族屠殺為焦點,對比非洲本土和西方的敘述,大力鞭撻Hotel Rwanda 等西方電影,把問題簡化以討好西方觀眾口味。
Miljia同學列舉九十年代塞爾維亞內戰時期的兩套電影,認為它們雖身陷局中全無歷史距離,仍能嚴厲批判當時主流的主戰意識形態,實屬難得。德國神學人/影評人Julia同樣以巴爾幹戰事為題材,但以去年柏林金熊獎得主 Grbavica 為例,添上了十年的歷史距離,又是另一番味道。
飲者同學呢?把The Departed和《無間道》來個跨文本跨文化比較,認為The Departed反映美國主流社會文化對是非正邪的觀念沒有興趣(disinterested)、對既定的制度程序藐視或不信任(basic mistrust)、迷信槍械解決問題,足以叫全世界擔心。席間The Departed粉絲眾多,群起反攻,十分熱鬧,呵呵呵。
補充:值得留意的電影:
The 4-day conference 'Peacemaking in the World of Film' hosted by our school ended on Sunday afternoon, leaving me completely exhausted. The four documentaries I watched (War Photographer, 2001; Long Nights Journey into Day, 2000; A Massacre Foretold, 2007; An Imam and a Pastor, 2006) added up to an experience that is beyond speech.
..........................................
四天『光影世界的和平任務』會議結束了,累得要死,腦袋空白一片。過了廿四小時,才能夠慢慢的開始回顧。
那份空白,似曾相識,就像以前拍完外景,或者做完了一次龐大的外勤製作一樣,透支,沉默。然而,那種空白其實也已經很陌生,因為畢竟很久沒有試過了。
這次會議由幾個活躍於歐洲的天主教基督教電影/媒體組織合作 (包括Interfilm、SIGNIS、WACC、GEP),由咱們愛丁堡『媒體與神學研究計畫』主力籌辦,把做製作的、寫評論的、搞學術的都集合一堂,味道跟我這幾年泡慣的純粹學術研討大不相同;關懷的,也不是理念的鑽探,而是看看在戰火連天的亂世,電影對和平到底有沒有甚麼貢獻。(這裡說的『電影』,當然是廣義的motion picture,而非『只有用傳統膠卷拍攝的才算電影』那種『a film is a film is a film』奇怪理論所定義的電影。)
如是,節目內容也不稱作「宣讀論文」(paper presentation),而叫illustrated presentation,不能對稿照讀。
會上看了幾套紀錄片,包括War Photographer (2001),講著名戰地攝影師James Natchwey在各地採訪所見所聞所想;Long Night's Journey into Day (2000) 呈現南非結束種族隔離政策之後的調查與復和工作;還有愛丁堡大學文化研究講師Nick Higgins拍的A Massacre Foretold (2007),探視九十年代墨西哥屠殺原住民部落的真相。這幾部片,看的時候,看完之後,那份重壓,久久不能言語。
最後的中午看了An Imam and a Pastor (2006),講尼日利亞/奈吉利亞持續不斷的宗教衝突裡,一個伊斯蘭教士和一個基督教牧師各自在自己的陣營裡擔當大旗手,帶領信眾打生打死,勢不兩立,後來竟然神奇地和解,初而點頭問好再而有傾有講,慢慢進展到情同手足,連兩人的老婆都搞到情同姊妹,服未?二人更拍檔巡迴全國向兩教信徒宣揚和好的福音,率直溫情,笑出眼淚,令人覺得世界還是可以有點盼望的。片後,來自尼日利亞、研究宗教衝突的Israel同學分享國內情勢,遙遠陌生的國度頓然變得不再遙遠。
漫天烽火,水深火熱,世界上多少人在民族存亡的線上喘息、在貧窮飢餓的邊緣掙扎、天天在生死之間徘迴。再次叫我慨歎,咱們香港人竟然看自己為世界的中心,不斷為芝麻綠豆吵鬧二十多年,自我燒耗,不知天地之大,可笑可憐。
閾中人 - 『閾域神學』草案前言
A Liminal People - preface to an unsystematic 'theology of liminality'
As a notion in anthropology, liminality refers to the middle stage in rituals when the participants are 'betwixt and between' two identities, after discarding the original identity but not yet incorporated into a new one. This in fact describes the life experience of many individuals and communities in the world today that are living in social-political-cultural transitions. Therefore I propose that as a liminal people, we need a theology of liminality which takes seriously the fundamental ambiguities in personal and community life, and which enables us to talk about the Divine in the midst of such uncertainties.
I regard the contemporary circumstances of my native place Hong Kong as a prolonged state of liminality in the years after its reversion of sovereignty in 1997. It is thus the primary context from which I attempt to construct this theology.
.................................................
我們是身處過度時期的閾中人(liminal people),活在時代更替的夾逢裡。我們需要一套能夠嚴肅看待這個模糊狀態的信仰表達,一個能夠盛載這份生命經驗的神學敘述,我暫且稱之為『閾域神學』。
liminal / liminality 此字取自拉丁文的 limen,本是threshold (門檻)之意。『閾』(liminality)本身是人類學的概念,原本是指在一個儀式(ritual)裡面不前不後的中間部份。在那個段落裡,儀式中的人脫離了原來的身份,又未曾達至完成儀式後的新身份,是身份、角色、自我意識、對外關係都難以確定的尷尬時刻。
在人類學範疇裡,首先是研究民俗學的比利時學者Arnold Van Gennep,在廿世紀初提出對不同種族文化的儀式的共同觀察,認為一個典型的『成長歷程』(rite of passage)包含三個部份:1. separation — 跟本來的身份/群體分割;2. marge — 位處邊垂,格格不入; 3. re-aggregation — 進入新的身份/群體。那時,Van Gennep已經用pre-liminal,liminal,post-liminal來形容那三個階段。[註1]
到了上世紀六十年代,人類學者Victor Turner把 liminality 的概念發揚光大,把Van Gennep的模式應用到研究中非的部落宗教儀式上。Turner的焦點集中於 marge 的階段,認為了解 marge 有助於建立一套關於社會文化過程的普遍理論 (a general theory of sociocultural processes)。Turner又說,既然 『邊緣』(marginal)一詞已經被社會學佔用了,他們就用了liminal。[註2]
在基督教神學的範疇裡,德倫大學教授Douglas Davies曾經提出把基督道成肉身看作神子的liminal stage,非常引人遐想,可惜只是蜻蜓點水輕輕帶過。[註3] 除此之外,其他有限的先例差不多都是引用『閾』來討論教會禮儀和現象,例如崇拜、傳道人的訓練等等,都屬於微觀的應用神學範圍,並未以之為神學主題。
我期望處理的,既非像Turner研究非洲部落的禮儀那樣,用『閾』的概念來研究基督教禮儀,亦非借它來探視傳統的神學題旨。
簡單而言,我是以『閾』來表述人 (個人和社群) 的真實處境和經驗,以之作為對上主的呼喊,也以之作為對教會群體的挑戰或者邀請,邀請基督和教會進入這個『閾』的實況。
我的處境神學第一現場,是當下廿一世紀初期的香港 — 那是理論上在1997年已經結束了殖民統治,但是依舊由「殖民地幽靈」管治的香港 [註4]; 是雙重身份互相爭逐,但其實不知自己歸屬何方的香港 [註5]; 是時刻恐懼被強大的中國邊緣化、被全球化競爭邊緣化的香港。[註6]
在普及文化的表述裡,那是「三年之後又三年,三年之後又三年」,只能渴望卻永恆無望的城市;是劉建明「想做好人,點解唔俾機會我」的地方;是陳永仁「最想要番個身份」的地方;那是大力金剛腿極力抗拒的,「冇左夢想,同條咸魚仲有乜分別」的社會;也是小人物以為在豬籠城寨與世無爭,但被斧頭幫殺入,高手挺身而出卻逐一被剿滅的地方。
如果把整個『回歸中國』的歷程看為一個儀式,那麼上述種種表述的出現,都是因為香港社會正身陷一個長期的 liminal 狀態,自感叫天不應叫地不聞。香港人早已不是殖民地孤臣孽子,但又好像不是百份百中國人,兩頭不到岸,兩面不是人。坐升降機找下台階,到達的卻是永不超生的無間地獄。
這個『閾』的經驗,並不單單屬於香港社會和香港人,也是世界上無數身處社會政治文化變異、身份含混模糊、離開本族本鄉卻是前路茫茫歸屬無處的群體與個人的共有經歷。香港只不過是一個我較為熟悉的場境罷了。
因此我說,我們都是『閾中人』,需要一套『閾域神學』來盛載這個模糊狀態。願上主憐憫。
註:
1:Arnold Van Gennep, The Rites of Passage. London: Routledge, 1960. (Original French edition: Les Rites de Passage, 1909.)
2:Victor Tuner, 'Variations on a Theme of Liminality', in Barbara G. Myerhoff and Sally Falk Moore (eds.) Secular Ritual, Assen: Van Gorcum, 1977, p.36.
3:Douglas Davies, Anthropology and Theology, Oxford and New York: Berg, 2002, p.128.
4:劉紹麟 《香港的殖民地幽靈》香港:守冲社,2005.
5:Eric K.W. Ma and Anthony Y.H. Fung, 'Negotiating Local and National Identifications: Hong Kong Identity Surveys 1996-2006', in As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17.2 (2007) 172-185.
6:許仕仁 「港須正視被邊緣化問題」(政務司長於『中國第十一個五年計畫:香港的角色』會議發言),香港:新聞處檔案,2006年3月20日.
前言後語:
感謝具備紮實人類學根基的卡卡西同學,教我認識甚麼是『閾』,並且啟發我那「也可以是神學的主題」;感謝村上烏鴉,預備無數美食,讓我有機會從卡卡西身上偷到無價的學識;感謝北海幫眾幫主,這個communitas教我深切體驗自己的liminality -- 肯定是liminality,不是marginality。
『閾域神學』不是我的博士論文,我當然不致於愚蠢到在論文裡硬碰一個超級龐大的無底深潭,請諸位關心我論文進度的朋友放心,也請暗中詛咒我永不能完成的敵人死心。它是我在『愛煮神學』和『動物神學』這些興趣旁枝之外,可能要窮畢生之力也無法完成的magnum opus。但是,『閾域神學』的思想肯定會(其實已經)影響我論文的結尾部份,而我的論文也許會成為它的基礎。誠心所願。
我不敢依靠自己的義,唯靠上主的恩。我們就是拾取聖桌下的零碎,也是不配。
by Yam 飲者 at 10:53 pm 6 comments
Category: learn/think/read/write, live/die/sink/swim, theoliminality
An article with the intriguing title of 'Confucian Theology: Three Models' appears in the most recent issue of Religion Compass. The abstract is here. Links to the full article are at the end of this post.
...........................................................
最新一期Religion Compass (1.4, July 2007)有篇文章題為《儒家神學的三種模式》(Confucian Theology: Three Models),單看標題已經十分抓頭。官方提供中英文撮要如下:
....................
If there are still disagreements about whether Confucianism is a religion, there seems to be a consensus that Confucianism does not have a theology. In this article, I attempt to show that there are at least three models of serious god-talks in the Confucian tradition: (i) heaven is discussed in the Confucian classics of Book of Documents, Books of Poetry, and Analects as something transcendent of the world, similar to Christian God in crucial aspects; (ii) heaven is discussed among contemporary Confucians, represented by Xiong Shili, Mou Zongsan, and Tu Weiming, as something ‘immanently transcendent’, the ultimate reality immanent in the world to transcend the world; and (iii) heaven is discussed by neo-Confucians, particularly the Cheng brothers of the Song dynasty, as the wonderful life-giving activity transcending the world within the world.
....................
(註:Religion Compass是Blackwell辦的免費網上期刊。)
《會訊》編輯擲下電郵,說將會以『提早開波的下半場』為專題,吩咐我寫一篇文章,「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及提早開始退休生活的心路歷程」。咦?
看了電郵,一直抓頭,皆因我其實想不通自己跟這題目有甚麼關係,但肯定《會訊》編輯諸君認為有關係;為了不負錯愛,唯有頂硬上。
跟時下一些三十出頭就計畫退休的人不一樣,我從來都沒有想過退休的問題,更加從來不覺得自己是退了休,所以根本沒有「提早過退休生活」這回事。對我自己來說,這幾年是進修,你也可以說我是退修,也有人認為我是享受超級悠長假期,但總之不是退休。
而且在我的概念裡,「退休」跟所謂「人生下半場」是兩樣完全不相關的事情,不明白為甚麼有人可以把他們拉在一起甚至等同起來。
我對退休的觀念很傳統,就是經過了大半生工作之後,全面地離開賺取生活的行列,「退」下來「休」息,不再為生計而勞碌。如果四五十歲從一份工作「退休」再做另一份工作,那只是中年轉行,不能算是「退休」。
幾年前開始準備進修的時候,我就說是要進入人生的更衣室,休息回氣,總結上半場,部署下半場。那時我已經年過四十,工作了超過廿年;我大膽假設自己還有大概廿年可以活躍地工作的生命,就很希望為走過的路做過的事作個深入的盤點反思,更希望探索一下上主對餘下的路有甚麼帶領。
於是毅然離開了工作崗位 (真的需要非常毅然才能成事),走上了一條比當初預計要艱辛得多的路。誠如我在自己網誌的自我介紹說,上主要送我一份大禮物,只不過要離鄉別井,埋頭苦幹,才能夠領取。
人到中年,重新學習,而且幾年來絕大部份時間都是在地球另一面隻身隱居,果然是個更衣室的經驗。學術上的挑戰固然是既興奮又沉重,生命和生活的重新調整更是滋味無窮。
生活上,我再次確認了近年愈來愈明顯的傾向,就是原來我非常喜歡非常簡單的生活。簡單,既指物質,也指秩序。
長久以來,我都自問生活得非常簡單,跟大部份香港人比較,應該屬於超低消費的一群。然而不算太差的學歷和多年的工作資歷,也帶來了不算太差的消費能力,本來那份刻意而且超乎很多香港人的節儉也自然逐步減退了,對物品的價錢也沒有從前那麼敏感。
只是到了一個平均生活指數比香港高昂得多的地方進修,那份對物價的敏銳、對消費的自覺、對簡單生活的刻意,又都回來了。差不多完全不出外吃飯、專門挑市場裡快要到期的食品來買、天天往返走路一小時而不坐車,這些叫正常香港人難以想像的,正是我現在的生活型態。
學習上,吾師常把咱們這個水平的學術鑽研比喻為攀爬一座極高的高山,意思是,興趣、能力、意志、冒險精神、細心計算,缺一不可。話,也許很多人都懂得這樣說,然而若非親歷其境,真無法想像那座高山的陡峭。多少個晚上,望著街燈掩映下的天花,都在慨歎力不從心暗叫救命。
至於自己做的跨學科研究,由於是個相對地新興的範疇,可鑒的前車甚少。我曾形容自己好像在兩塊峭壁之間搭橋,涯下萬丈深淵,兩頭不見岸,有時深夜乍醒,頓然不知心靈歸屬何方。
更衣室裡的生活,萬般滋味,雖教人回味,但是幾年下來,已經時日無多,要趕緊準備下半場開球了。
離開更衣室,面對的又會是一場完全不同的球賽。
The happy things: hiking, curry fellowship, discounted groceries, dim sum, illumination from the concept of liminality, and launching into the most critical part of my thesis. The weird thing: experience a robotic courier service which is ice cold though efficient.
.................................................
乜乜快哉庭記:
西洋怪異錄之機器人快遞服務:
by Yam 飲者 at 8:47 pm 5 comments
Category: drink/eat/man/woman, learn/think/read/write, live/die/sink/swim
Today marks the 70th anniversary of the beginning of the 2nd Sino-Japanese War (1937-1945), or more accurately, the war of China against Japanese invasion.
........................................
七七盧溝橋事變七十週年。
還有人會記得嗎?還有人會提起嗎?好像很不合時宜了。
歷史的包袱,沉重,但沒法。
我是個古人,食古不化。
In Thursday's meeting, Jolyon and I had a good laugh because we found that our shirts and watches were almost identical. His comments on my thesis chapter was very positive, but ... There is of course always a 'but', which means more hard work ahead.
........................................
從工作間跑過圖書館,途中跟老師碰個正著,又觸發我記起週四會面時另一些好玩場面。
炎炎夏日氣溫十七八度,回到學院照例周身汗,我就脫掉恤衫(襯衣)只穿T恤。老師侃侃而談之際,我突然發現新大陸,發神經把擱在一旁的深藍色恤衫拿到他面前,他打個突,「做咩呀?」我說,「你看,我們的恤衫是一樣的。」 「咦,係啊,不過你件正D。」 我說,「不是,只是我這件好似新一點吧了。」 (我的是香港佐丹記免燙恤衫,港幣160元,現已絕版,這件最少已經穿了七年。)
他繼續侃侃,脫了手錶放在我前面,那不是他以前常戴的那個鋼帶錶。我望一望,dolly in來個特寫,就情不自禁哈哈哈傻笑。「做咩呀又笑咩呀你?不是跟你的一樣吧?」 我就從口袋裡拿出自己的手錶放在他的錶旁邊,他看了也哈哈哈。除了錶帶顏色和錶面上的牌子之外,都是一樣的。(是的,就是那個曾經讓剎那淡入永恆的錶。)
老師遇著這個專注力不足而且有讀寫困難的學生,真沒好氣。
........................................
咱們會面,這些當然不是主要內容啦。對於我剛交出來的這一章,他的總體評語,非常罕有地用上了很多次「精采」、「有趣」、「吸引」,不過 ... 。最後這個「不過」當然是一定存在的了。
老師絕非第一次用這樣的字眼形容我的東西,只是從來沒有像今次那樣用得如此密集。也許跟他剛到過我的家鄉有關,我寫的問題開始不再是紙上談了。他自己也說,對我的研究課題多了一重親身感受。
不過那個不過其實也是個不小的不過,還是要大番功夫,才可拿走那個「不」,令它變成「過」的。
Jolyon Mitchell is fascinated with his recent one day stay in Hong Kong, whereas I am fascinated to learn that he is acquainted with David Wilson, the last-but-one governor of the former colonial government.
.....................................................
老師從香港/馬尼拉回來幾天,昨日下午首次坐下詳談。他首次到香港,兩夜一日來去匆匆,可是談到眉飛色舞。你鄉下真的好正啊,他一見我就說。你到了甚麼地方呀?從佐敦走路到碼頭坐天星小輪過海轉纜車上山頂留連了五個鐘頭。
熱死你囉?我說。
熱是熱,他說,但那是熱帶的熱,而且那天的空氣出奇地好,山頂一望無際好開心。後來去找一個聖公會大教堂 (應該是聖約翰吧),地圖的位置是錯的,揾餐死。晚上到了廟街,係咁行。
我告訴他,他住的酒店後面那座教堂和旁邊的小學中學,就是我小時候讀書的地方,和後來參與的教會。噢?那你很熟那邊囉?那當然,地頭蟲嘛。
精采對白配上中文字幕後,經剪輯節錄如下:
他:香港我一定要再去,這次都沒有機會去衛奕信徑。我問過彭定康之前那位港督嘛,Wilson呢,問他香港有甚麼行山的好地方,他就介紹這條徑。
我:吓?怎麼你碰到他嗎?
他:不是,我們認識的。
我:可有此事?
他:是啊,我們在劍橋是同一個教會的,上次我回劍橋講道,還是他做主席呢。
我:噢! 呵呵呵! 衛奕信! 怪不得他介紹你去衛奕信徑啦!
他:吓?怎麼?... 是以他命名的嗎?
我:當然是啦! Wilson Trail嘛!
他:呵呵呵! 他完全沒有講,只說那邊值得去走走 ... 嘩,勁啊 ... 為甚麼會以他命名呢,啊?
我:哎呀,殖民地嘛,大哥。你住在彌敦道,彌敦就是十九世紀一個港督啦,香港島很多舊街都是用港督命名的啦。歷史上只有彭定康一個港督沒有任何東西命名的吧。
他:噢 ...
....................
他:我跟衛奕信也提過你的論文研究呀,他很感興趣呢!
我:不是吧?
他:是呀,他真的很感興趣。
我:哈哈! (還有一句在腦海中閃過,沒有說出來:請他當我的校外評審又如何?) 呵呵呵!
Beloved and respected Dr. Michael Northcott has just been promoted from Reader of Christian Ethics to Professor of Ethics. Congratulations, Michael! <HT: Samuel Ooi>
................................................
經不惑同學通水,得知羅邁喬老師剛剛晉升為倫理學教授,深慶得人,可喜可賀。
Michael在學院的網頁,職位改了,照片換了,變成「綠林中人」,十分配合其形象,十分型仔。
初來愛丁堡第一個學期,我就上過他的基督教倫理課,那是把我re-orientate進入這門我自以為是專長的學科的經驗,因為他的進路和口味,跟從前在倫理學上對我影響最深刻兩位老師 (這位和這位) 非常不一樣。
後來評定我博士候選資格的委員會,他又是主要成員,差點給他噴得我毫無招架之力,幸好結果要求我作2046樣修訂之餘,還是覺得可以讓我通過,大概還是信任他的老友我的指導老師能夠把我納入正途吧。那個殺到成檯血流成河的炎熱下午,那個呆坐著無心睡眠的晚上,至今歷歷在目。Having said that,我是衷心佩服和欣賞他的。
我知道有背景比較(非常?)保守的同學,覺得他太liberal,那就真是太有趣的誤會了。上過他的課,跟他埋身辯論過,很難不感受到他對正統自由主義的痛恨和鄙視 — 不論是經濟上或者神學上的自由主義都如是。(稍為跨張一點點,如果連Michael也嫌liberal,那大概會認為我不是基督徒了。)
兩年前Will Storrar轉往普林斯頓後,愛丁堡的基督教倫理與應用神學教授席懸空整年,外來應徵的全部出局,結果由Oliver O'Donovan過檔接任,同樣是 Reader of Christian Ethics 的 Marcella升任處境神學教授,有同學就竊竊私語,Michael動向會怎樣呢?
如今終於揭盅。好野啊!
按:各地經常有人網上搜尋 'Michael Northcott' 而找到敝網誌來;現為方便大眾利己利人救國救民,特將敝網誌內凡有提及他的,全部齊集於此,自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