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 the business of theology it is hard not to be controversial - Jurgen Moltmann

Thursday 26 July 2007

銀幕上下繼續戰火浮生 :: more war on the silver screen


The conference 'Peacemaking in the World of Film' last weekend was in fact an overdose of good stuff. I am inevitably biased to think that presentations by my Edinburgh colleagues are among the best, as they are better grounded and more thorough in thinking.

..........................................

光影世界的和平任務』研討會議在愛丁堡舉行,我們作東道,難免頻撲,早上八時許出門,晚上十一點半過後回到家,整日體力勞動高度警覺隨時應付突如其來的技術挑戰兼且笑容可掬招呼客人。

我負責打點影音播放諸般事宜,和帶眾人從投宿的城南Pollock Halls步行到舊城的神學院,沿途介紹風光講解歷史故事風土人情,十分好玩。

烽火處處,亂世浮生,會議的內容其實可說是過份充實,以我有限的精力和能力,只能抓著片片鱗爪。當然,我不無偏見,總覺得愛丁堡團隊做的比較精采有料到,基礎穩陣而不亂鎗掃射。

久違了的Sham學兄,兩年前畢業後回到印度聯合神學院任教,此番重臨,神采飛揚。他把南印電影放在當地宗教社群衝突的脈絡中,認為電影能夠做到的,是挑動觀眾對歷史的回憶,思考共存的問題。Dwight同學則以七十年代後期在印度全國大賣座的一部土產耶穌片,對比當時流行於一般印度電影的反建制憤怒青年形象,一個強調悲憫,一個強調對抗,是為對當時該國動蕩局勢的兩種不同回應。

Amy同學力陳Blood Diamond等所謂人道電影的偽善,只不過助長西方觀眾隔岸觀火,甚至加強其種族歧視;不過她企圖鋪陳的論點太複雜,有些人聽唔明竟然以為她讚揚那些片,我掩嘴而笑。來自南非在Stirling讀電影博士的Lizzelle,亦以十多年前盧旺達種族屠殺為焦點,對比非洲本土和西方的敘述,大力鞭撻Hotel Rwanda 等西方電影,把問題簡化以討好西方觀眾口味。

Miljia同學列舉九十年代塞爾維亞內戰時期的兩套電影,認為它們雖身陷局中全無歷史距離,仍能嚴厲批判當時主流的主戰意識形態,實屬難得。德國神學人/影評人Julia同樣以巴爾幹戰事為題材,但以去年柏林金熊獎得主 Grbavica 為例,添上了十年的歷史距離,又是另一番味道。

飲者同學呢?把The Departed和《無間道》來個跨文本跨文化比較,認為The Departed反映美國主流社會文化對是非正邪的觀念沒有興趣(disinterested)、對既定的制度程序藐視或不信任(basic mistrust)、迷信槍械解決問題,足以叫全世界擔心。席間The Departed粉絲眾多,群起反攻,十分熱鬧,呵呵呵。


補充:值得留意的電影:

  • Karamayunudu (Man of Compassion; India, 1978) — 是印度本土製作的多部耶穌片之一,也是最賣座的一部。我看過多次不同片段,非常過癮,卻始終未有機會看過全片。
  • Parzania (India, 2006)
  • Grbavica (Esmas's Secret; Austria, Bosnia, Croatia, Germany, 2006) — 2006年柏林金熊獎得主,應該曾在2007年香港國際電影節放過。
  • Lepa Sela, Lepo Gore (Pretty Village, Pretty Flame; Serbia, 1996) — 我兩年前在同學家裡看過,雖然十幾人圍著12吋電視,仍然非常震撼。
  • Ubistvo S Predumisljajem (Premeditated Murder; Serbia, 1995)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