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 the business of theology it is hard not to be controversial - Jurgen Moltmann

Sunday 13 April 2008

神本教會 :: God-oriented churches

I read something online which  dichotomises between the so-called 'God-oriented churches' (where you can hear the voice of God) and 'human-oriented churches' (where you only hear human voices).  Views such as this one, which might be quite popular among some Christians, are in fact twisted and dangerous,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s:  1. What they regard as the 'voice of God' is often only the voice of a few people, or even a single person, speaking in the name of God.  2. The God in Hebrew and Christian scriptures is more 'human-oriented' than oriented to God-self.  3. Hence, the quest for such 'God-oriented churches' is futile and tend to end up in self-inflicted disillusionment of the seeker. 

......................................

早前偶然碰到一篇網誌上的短文,大意是說世界上有兩種教會:一是 「神本教會」,在那裡你可以聽到神的聲音,看到神的作為;另一種是 「人本教會」,只聽到人的聲音 ... 等等等等,諸如此類。

一看驚心動魄,隨即搖頭嘆息。

這種把事情二元對立非黑即白的論調,很可能普遍流傳於不少教會信徒之間,大概屬於流行而扭曲(popular but twisted)的觀念。我本來想說這種說法 「有問題」(problematic),但始終覺得這樣說太溫和,不足以表達它的危險。

首先,他們所想像的那種 「神本教會」其實是不會存在的。那所謂 「神的聲音」,很多時候其實是少數幾個人,甚至一個人的聲音;那幾個人/一個人以自己為神的代言人,奉天承運,權威無上,不聽他(們)那一套就是不聽從神。

所以,若以為在那裡聽不到人的聲音,其實是聽不到 「眾人」的聲音,只聽到自我神化了的 「一個人的聲音」。那比 「眾人的聲音」離開 「神的聲音」可能更遠。

第二,那種所謂 「神本教會」更加是不應該存在的。(NB:不! 應! 該! ) 在正統的猶太-基督宗教信仰裡面,其中一道非常重要的信仰傳統,就是:「神」也是以 「人」為 「本」的。

當人只顧到聖殿獻祭,天天唱詩祈禱哈利路亞夠晒 「神本」,卻蝦蝦霸霸惡死能登沒有 「人本」的時候,上主勃然大怒實行翻檯媽叉,說最頂唔順你地咁多崇拜唱詩祈禱會,唔該行遠D。(以賽亞書1:11-17, 特別注意第17節)

真正的敬虔是甚麼呢?就是照顧患難中的孤兒寡婦,並且醒醒定定,不與邪惡的勢力同流合污。(雅各書1:27)

正因為上帝本身也是以 「人」為 「本」的,所以才會有道成肉身這樣的驚世之舉。

正因為上帝以 「人」為 「本」,所以若有任何人透過基督與神修復關係,那對神來說就 (等同) 是一次 「新的創造」。保羅竟然動用到一套cosmic language來形容一個人接受上帝的舉動,還有更加大陣仗的事嗎?(哥林多後書5:17)

第三,由於這樣的 「神本教會」並不存在、不會存在、不應該存在,追尋這樣的教會便等同追尋一個虛幻的境界,只會帶來不絕的失望和痛苦,結果就是一個自己招致的理想幻滅 (self-inflicted disillusionment)。揾鬼可憐。

真正 「神本」的群體,必須也是 「人本」的。

任何把所謂 「神本」與 「人本」對立起來的信仰,都是扭曲的屎片神學 —— 因為它沒有認真看待基督 「道成肉身」這個基督信仰裡最核心最重要最珍貴最indispensable的道理;因為它沒有正視整部聖經正典對上主的描繪,陷上主於自我膨脹的不義;因為它無緣無故地增加人的困惑和煩惱。一句講晒:教壊人。

8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實在太多"神本" 一類口號及意識形態被定義者挪用作其權力之背書.

Anonymous said...

!了意同再能不

Anonymous said...

教会今天还是走不出这种二元分裂的思维方式,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霸权。
最近就听一个传道人说:“圣灵不在这里(指着头),圣灵在这里(指着心)”。我很想告诉他,他讲这句话,是透过这里(指着头)讲的!
愿上帝怜悯!

Anonymous said...

加多句, "神本/人本"之另一流行版本是"屬靈/屬世", 濫用之程度已叫人麻木, 我曾親身經歷的例子如:廿年前在教會用結他, 十年前信徒用信用卡, 近年之投資, 在中大祟基(甚至中神)讀神學, 用活動式展板在教會樓下宣傳一福音聚會(屬世之宣傳技倆)...相反,似乎屬牧師幾乎等同屬靈, 因他可斷章取義, 不理上下文, 個人主觀意見被稱為屬靈眼界(例子:八九民運是因為魔鬼上了鄧小平的身)...死得!

Alan

Anonymous said...

次次睇你的blog都有發人心醒的感覺,繼續寫多D呀,我係你的忠實讀者呀!Add Oil

籮仔 said...

當然我同意把一切都二元化有一定的危險.
但當保羅說: 不要效法這個世界...(略)...純全可喜悅的旨意..

從以上經文的反映, 保羅看這個"世界"上有好些東西/價值不是與上帝約全可喜悅的旨意有衝突或者唔係同一路...

我想如果不是不求甚解的一刀切, 屬靈和屬世並不是問題.("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思念天上的事" )甚至樓上Alan兄所提到的一些被"定性"的現象~ 又值得深究,例如教會將奉獻作投資, 用作買股票... 高息期權... 交俾d 中介銀行/金融機構的時候... 金融市場有剝削市場弱勢者的操作...信徒以投資為生是否完全與我們基督信仰沒有衝突?

Anonymous said...

籮仔兄, 如果就事情先有慎思明辯, 再以聖經/傳統回應, 結論會令人較易入耳(不一定等於認同). 保羅在其時乃一知識份子, 無論對猶太及希臘文化均有深入了解, 而我發噜囌的經歷, 正正是不假思索, 隨意標籤地批評的例子,而我亦相信此現象頗為普遍.
Alan

史提夫畸畸 said...

感謝主,因為我們認識的主其實也充滿人性。那些自以為神聖的,就是缺了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