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學博士路遙遙(貳) :: long road to theological doctorate (2)
緣起 the starting point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ethnic Chinese are going for theological doctorates in western countries but there is an obvious lack of updated resources to help them in their consideration process. This is the main incentive behind this series of sharing my experience and observations on the way.
.................................................
如前文所說,廿世紀末年以來,各地有意攻讀高級研究學位的華裔神學人漸多,然而前人分享求學經驗的場合與平台卻似乎未見。有志之士,除了自行摸索 (有時甚至胡亂碰撞),正路就是向畢業多年的師長或者前輩請教。
然而師長前輩,除非是近年剛剛畢業榮歸的,否則對於當年留學經驗,只餘浪漫的美好回憶 (或者不浪漫的慘痛記憶),對於當前西方國家的研究環境、學院生態、社會氣氛、文化感觸、經濟民生,那些細微竅妙的變化,未必跟得很貼,也根本沒有需要跟得貼。
如是,這兩年我和我們 (即北海幫仝人),都偶爾收過好久沒見的遠方友人甚或素未謀面的各方君子突然其來的電郵,探問讀神學博士的種種。
在此情況下,我雖然並不覺得自己責無旁貸,更非捨我其誰,但是也不會扮謙虛地說甚麼不揣淺陋之類的客套話。世界上根本沒有 「最」適合做這事情的人,而我相信自己是頗為適合的,有一定的經驗和觀察可以分享。於是,與其逐封回答各地來郵,倒不如在此一次過 (不是一次性) 分享,作些overall comments,既造福一些因害羞或者體諒而不好意思電郵給我們的人,也造福自己 —— 讓我整理經驗看法,也節省逐一回覆的時間。
在開始進入正題之前,我得先簡單解釋一下,我走的路跟傳統上很多華裔基督徒心目中 「讀神學博士的人」不大相同。我既不是「正路」的學院派出身 (即不是大學 - 碩士 - 博士那樣一直讀上來),也並非 「正路」的教會神學出身 (即不是讀神學 - 教會工作 - 進修)。
我在香港出生、讀書、長大 (或長不大),長時間從事傳播媒體工作。本科讀英語文學和心理學,工作數年,到美國波士頓讀神學研究碩士 (MTS,是學術學位,即沒有牧養教會的訓練),回香港繼續工作,讀傳播研究碩士 (MPhil,也是學術學位),繼續工作,然後上主要送我一份大禮物,就來了愛丁堡讀博士。
一方面,在學術上我是個初入門檻的新丁,人生閱歷卻比一般博士研究生豐富。
二方面,我沒有牧養教會的經驗,也沒有固定某一門派的 「教會神學」為參照,卻也因此在神學上比較 「不羈」(沒有拘束)。
這些既是我的優勢,也是我的侷限。我的思考、觀察、分享,多少都由此而來。
以此出發,我跟著會談談當前華裔學人到西方讀神學博士所要面對的學術脈絡和氣候 (context and zeitgeist)。
3 comments:
繼續寫,等住睇。
都話唔好催我咯。
前輩,
我同我一班 friend 同你情況類似, 無牧會背景及calling , 有的話, 一不需咁認真去搞學術 (well ?!), 亦少有進修上的問題, 乾脆考自己宗派神學院便可, 幾時畢業, 按牧及退休都有大概路線圖.
我地主要係專業人仕, 係社會"碌"左十零廿年, 叫做讀得下書而且唔會反智, 對"人"學有豐富經驗, 想係人生下半場做番D野, 但面對家庭包袱, 教會又唔太支持, 更有近東語文, 法文德文的限制(頂多選一兩項摧谷至functional 或 intermediate level)...
我無用RSS, 只每天check 你 blog, 以示誠意, 唔係催你, 不過唔知點解一日check 幾次 blog 啫.
後學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