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牛失業了
BBC引述全國農民公會 (National Farmers' Union) 說,不列顛的養乳牛業面臨崩潰,平均每天就有三個養牛場結業,又說,英格蘭和威爾斯的乳牛業近期每年虧蝕二億七千萬鎊。
昨天看了BBC新聞台採訪兩個故事,都是準備幾天內結束的乳牛農場。
那些都是當今不列顛典型的乳牛場,由擠牛奶到清理牛糞都由自動機械處理,無須雇用大量人手,一切由農場主人一家幾口親自照顧。即是說,工資的開支是零,可是仍然無法維持。
背後原因,可以講得很複雜,但是問題的核心其實很簡單:大型超市集團,如Tesco、Sainsbury等,大石壓死蟹,以其壟斷零售市場的優勢 【按:Tesco佔全國零售業營業額50%】,拼命壓價,壓到農民無法負擔,賣一公升蝕一公升,多賣多蝕。
其實乳牛和她們的主人並不孤單。幾個月前看過另一部專題紀錄片,主持人跑去研究為甚麼超市的雞可以賣得這麼便宜,最後發現,雞農每賣出一隻雞,只賺到3p。三便士,目前匯價等於港幣四毫半多一點點,不夠六美仙。養一隻雞賣一隻雞賺四角半,死未?
消費者總有買平貨的癖好,正如Tesco的口號教導我們,every little helps。
零售業總有壓低來價的本能,正所謂cut cost and maximise profit。
供應源頭退無可退,最後死路一條。
到本地本國的農戶給壓榨盡了,『圈中絕了羊,欄內再沒有牛,地也不效力』,然而實力龐大的超市集團仍要為全球一體化而歡呼,為拯救他們的顧客而喜樂,因為他們還可以繼續壓榨別國的農戶,把遊戲重新再玩一次,而且獲利更豐。當消費者仍然可以買到同等價錢的牛奶和雞和其他貨品的時候,who cares?
『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上帝的榮耀。』小時候背的聖經金句,面對當前全球一體跨國剝削的龐大罪惡結構 (sinful structure),頓然令我有深一層的體會。我當然可以自義地說,我很少喝牛奶,我差不多不吃雞,但那又如何?
我知道,那是shared sinfulness of the whole humanity,我不可能獨善其身,因為我也有份參與這個全人類共同的罪業,虧缺 (tarnish,映衰) 創造主的榮耀 -- through participating in this structural exploitation of my fellow creatures, through maintaining a 'decent' way of life at the expense of others。
God, have mercy on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