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 the business of theology it is hard not to be controversial - Jurgen Moltmann

Thursday 11 September 2008

小民的冷感 :: indifference of a nobody

The Legislative Council election in Hong Kong last Sunday marked the first time ever that I seriously thought of not voting -- for no special reason, simply because of the learned helplessness developed from the stifling political atmosphere.  No matter how we vote and who we vote for, it doesn't make a real difference.  This I believe is the crux of the low turn-out rate at the poll.

.....................................

自從1991年香港立法局/立法會開始有直選以來,我今年第一次認真地閃出過『不去投票』的念頭。

沒有很特別的原因,只是覺得好冇癮,冇心機。

我素來支持的泛民主派表現欠佳,甚至某些時刻令人心痛,是冇癮之一。

立法會整體表現冇乜,是更大的冇癮。

然而最核心的冇癮,是被面前這個政治死局吹脹,你投乜票都冇乜用。when it doesn't really make a difference, why bother?

這是過去多年來,尤其是 (尤!其!是!)回歸以來所累積的learned helplessness (學來的無力感)。

Learned helplessness的心理學實驗是這樣的:當一隻/一群白老鼠發現無論做甚麼,結果都一樣,無論怎樣閃來跳去,都避不開『被電擊』的命運時,他就會坐下來甚麼都不做,坐以待電,費事跳。

雖然我最終都決定投票,而且投給上屆支持的同一人,但我很明白傳媒在街頭訪問那些『投來冇用』的論調。

不論我選了誰,結果都是一樣的;不論民意如何,結局都是一樣的。話之你點武,政府打橫行,中央夾硬來。吹脹。

投票率低不是沒有原因的。

【票後胡言,之一】

3 comments:

Unknown said...

舉腳贊成。
Pakkin

Anonymous said...

基本盤同意,但也不盡然。這次選舉,我也很痛苦。我選區裡有三張泛民名單我是可以投的,到最後一刻仍無法得知哪張缺關鍵的票,幸得高人指點放膽去投,真係好似賭一蒲的心情。翌日清辰得知余壓倒蔡,開心到醒晒,有勝利的喜悅!這就是比例代表制微妙之處,刺激無比!當然我知大局是「政府打橫行,中央夾硬來。」但未來四年要對住哪些人,個別是有機會微調的。只要大家仍然肯投票,就不至全軍覆沒。
我明白整體冷感是事實,但不主張再去強化它。我們應該要記住,曾經有超過五十萬人令葉劉下台(該死的,誰叫你們又選她呢?)而今次新界東泛民的超完美票數分佈,若不是神蹟,我不知如何解釋。總之,沒去投票的,就無法感受這份喜出望外。

Yam 飲者 said...

噢啦啦**
你好幸福,有三張名單可以投。我所在那個選區,共有五張泛民名單,但沒有一張(沒!有!一!張!)是我可以真正全然支持的。我一早打算,而且最後也決定投給上屆所選的人,對我來說只是沒有更好的選擇而已。看點票看到到凌晨三點,那刻我以為他大概輸定了,沒料到早上看結果原來他贏了,而且那五張名單都各有一人勝出,算是舒一口氣。但是,我的無奈是,那又如何?我認為如今的所謂泛民根本沒能力沒可能左右大局,今年大旺的激進民主派更不可能。(唉,寫咁多,都知我的冷感係流架啦。)其餘未了的話,請耐性等候此系列下文——應該最少還有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