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 the business of theology it is hard not to be controversial - Jurgen Moltmann

Thursday, 10 May 2007

母親的韌力

星期二深夜,我終於離開了香港。


三個星期,除了自己病了的幾天之外,天天到醫院看望老媽


從最初看著她熟睡中痛苦呻吟,記憶混亂神智模糊答非所問,到最近幾天輕輕扶著她在走廊練習走路,看她談笑風生,又跟醫生鬥氣,如果再對比她入院時那每分鐘只有廿二下的脈搏,和在ICU掙扎的五天,母親的反彈力也真夠厲害。


今年以來媽已經坐過三次救護車,一次在家摔破頭到急症室縫了三針,兩次突然脈搏超低要進ICU急救。媽賭氣的時候說,上帝幾次都把她推回來不要她,不知是否覺得她未受夠苦。我說,上帝那邊還沒準備好,人家沒執拾好房間給你,你急甚麼?不然你在上帝外圍的接待處乾等,或者在天梯上半天吊不上不落,那你辛苦時我們也辛苦。媽沒好氣地笑,旁邊的護士們聽了,也在笑。


老媽的固執硬頸,在日常生活裡總叫人氣結,可是這份特質在病床上又往往化成極強的生命力,令劇情發展出人意表,就如年多前在外面跌倒,盤骨破裂,在醫生的最壞打算之下,幾個月後竟也基本上走動自如。這趟家人都作了更壞的打算,但故事的發展,起碼暫時來說仍是令人驚喜的。


只是她的固執有時其實也令她不必要地身陷險境。過度的自信,超強的生命力,常常令她忽略了危險的信號,大鑊當前以為冇野,好采的時候大步跨過,不那麼好采的時候就變成拿我們姊妹兄弟的心情精神體力來教飛了。


說回來,我們得以長大成人,其實也多得老媽那份固執硬頸死唔認命的氣質。以她大家庭大小姐的背景,嬌生慣養得「做女個陣連點樣至算水滾都唔識」(in her own words),若非有如此咬緊牙關背城借一的能耐,又怎捱得過早年喪夫兒女成群的困境?


每次媽媽住院而我又有幸可以長時間陪伴的話,都總會在無無聊聊東拉西扯之間知道一些從前未聽過的往事。那些小片段,讓我逐步拼貼出家族歷史的某些角落,我都會很慎重的儲存在記憶裡,因為那是一些跟我有關的過去。譬如今次,我就知道了黃泥涌道69號、做糧食出入口生意的漢記行、西環永樂碼頭、先父調任元朗的年份、還有據說如今還保留著的1953年那三千元的借據。


離港前的下午,聽著媽唱「多謝多謝耶穌,多謝多謝耶穌,多謝多謝耶穌在我心 …」委實感動。媽在咱教會受洗十多年了,聽到她自己唱聖詩,還是頭一遭。


前文:母親的呻吟

1 comment:

Benjamin Wu said...

每次讀Yam的文章,總有不同的收獲;這次就學到了「背城借一」這個從未看過的成語!
伯母堅強的生命力真叫人佩服,相信這份堅忍也已成為她後代的寶貴資產。長輩們的信心和一生的成果,實在值得我們細細觀察和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