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 the business of theology it is hard not to be controversial - Jurgen Moltmann

Thursday 26 October 2006

老師請睇鬼佬無間道

話說某晚老師突發神經,竟在流通五大洲供咱們全行互相通水的『media-faith』電郵網絡上發給我一個私人信息,問我有沒興趣翌日晚上一起去看The Departed兼吃飯,令我一時受寵若驚,又受驚若寵,不知所措之際,在澳洲的Paul馬上答嘴說哇哇哇我都想去

我思索了三個鐘頭,到深夜才懂得反應:『The Departed我實睇,本來打算買平飛看日場,不過見你全球公開約會,好啦,來啦。』結果當然是他請看戲請吃飯啦,我如此賞面。

The Departed在美國票房和評論都非常好,在不列顛聯合王國也反應不俗,但據知香港口碑甚差 ── 不過正如老師說,香港觀眾反應欠佳一點也不奇怪。

老師和我都算頗仔細地看過了原版三集《無間道》,先入為主,比較兩者時難免主觀,然而畢竟我們的學術範疇都跟電影有部份關係,算是專業看戲的,自問尚算中肯。

平心而論,The Departed是一部拍得不壞的電影,值得一看,但也只是值得一看而已。原版《無間道》片集整體上雖然算不上是非常傑出的經典,卻不失是個相當可觀的系列。作為一部remakeThe Departed並不比原作出色,甚至有些地方明顯地有所不及。

美國好些評論認為The DepartedMartin Scorsese狀態回勇之作,甚至有說是他歷來最好的電影,怎麼可能?說這部戲富有Scorsese黑幫電影的特色,那還是成立的。但若說是他的最佳作品,則徒然undermine他的大師級地位。

老師和我反而都認為,這絕不能算是Scorsese的水準之作。我甚至覺得,如果這真如先前的媒體報導說,是Scorsese告別荷理活的最後作品,我會感到有少許遺憾。

The Departed從《無間道》整個故事 (三集) 取材,而以首集為骨幹,除了人物的塑造稍有 (注意是「稍有」) 較明顯的美國 / 波士頓特色之外,主要情節和佈局都緊貼《無間道》,甚至很多場的場面設計和概念都照搬。而照搬的問題,是把故事鋪排與場面設計抽離了原來的社會情境和文化脈絡,生硬移植到異鄉,又未能有效地融進另一個文化處境,使某些本來在原片裡背負著潛在信息 (undertone) 的東西,失去原有的生命,卻又沒有賦予新生。或許我等做處境神學的,對於de-contextuala-contextualre-contextual諸般問題特別敏感吧。【有說編劇沒有看過拍成後的《無間道》,以免先入為主。我很懷疑。假如那是真的,那就只能說「何其巧合」了。】

再說,原版《無間道》系列最重要的價值和特點,並非在於它的故事情節或者人物設計 (雖然這些大致上都做得不錯),而是在於這些故事人物跟原產地 (香港) 的社會情境互動之下所遣生的深層意義,即所謂subtext。香港嶺南大學羅永生博士稱這系列為一個『政治寓言』(political allegory),愛丁堡大學的飲者唔係博士更說,整個《無間道》系列是個關於香港人的『長篇比喻』 (extended parable ®© )

The Departed把《無間道》來個remake,處境、土壤、文化、市場都不同,注定是取其形而棄其神的了。但這不打緊,只要創作人能夠給它注入另一個『神』就可以了。以Martin Scorsese的功力,絕對有足夠功力在表達手法的『形』和深層意義的『神』兩方面,都把這部remake推向更高層次。但可惜,兩方面都不比原片優勝。那就正如一位在這裡另一大學教電影的朋友說,why all these remakes了。(意思是,不能超越舊作,那重拍來幹啥?)

不過話說回來,在它的『神』這方面,我得保持一定的謙卑,因為它或許 (而且很有可能) 其實是有的,只不過我看不出來而已。我不是美國人更不是真正的Bostonian,對那個社會的集體潛意識所知不多,自然看不出此片刺中了甚麼要害,以致美國觀眾反應如此熱烈了。那情況正如香港以外或者對香港沒有深刻感覺的人,都只會覺得《無間道》是部頗為緊張的警匪臥底片一樣。

在表達手法上,The Departed一個最明顯的特色,是『露』。『露』的意思,是它很盡情地要把一切都講給你知做給你看,正如《衛報》一篇影評說,是dot all the i’s and cross all the t’s

譬如開首三十分鐘,一直交代Costello (Jack Nicholson / 曾志偉 / 韓深) 如何結交小時候的Sullivan (Matt Damon / 劉德華 / 劉建明),從小看著他長大。又交代警隊怎樣利用Costigan (Di Caprio / 梁朝偉 / 陳永仁) 的家庭背景來脅迫他轉做臥底。這近似《無間道》棄而不用的早期構思,而且在第二集 (前傳) 裡用了開首大約十分鐘交代的背景,他講了半個鐘頭。是的,很仔細,對白也精采,但是劇情推進緩慢,個戲唔去。

譬如Captain Queenan (Martin Sheen / 黃秋生 / 黃志誠) 被殺,《無間道》用暗場交代,The Departed讓你看著他怎樣被黑幫一夥圍毆,慢鏡follow tilt down他怎樣從天台掉下來,然後正正掉在臥底Costigan面前,然後Costigan對著他愴然淚下以手輕撫其面,然後黑幫手足落到樓下,跟他吵鬧十餘秒「你去左邊呀」,然後才警匪槍戰。

『露』的另一重意思,是刻意,是著跡。譬如Costello死時身上T恤大大隻字IRISHSullivan的情人穿著Harvard T恤突顯兩人的背景差異,等等等等,一切慌死人唔知唔為意。

譬如CostelloSullivan在戲院裡接頭,Costello整蠱做怪,二人高談闊論大大聲爭論,咁都得。

但是最要命的,是全片最後一個空鏡,從Sullivan家的露台遠見金頂閃閃的波士頓Massachusetts State House (麻省政府總部),一隻老鼠在露台窗前橫過,停在正中,剛剛跟金頂重疊。(Rats 是他們給臥底的稱號。) 就在此刻,老師和我都忍不住笑了出來 噢,寓意深遠啊,但係駛唔駛呀大佬!

如此,與其像香港譯名叫《無間道風雲》,倒不如改稱《無間露》好了。

撇開它有沒有甚麼刺中美國 / 麻省 / 波士頓人的集體潛意識的深層意義,也撇開它的敘事取向是否太刻意,從整體而言,The Departed作為《無間道》的remake,作了兩個非常根本 (fundamental) 而耐人尋味的改動,都是直插影片的靈魂深處的,反映了兩片背後潛藏的『神學分歧』。

第壹,The Departed在角色的塑造上減弱了所有核心人物的悲劇性。兩邊的上司的描寫完全不一樣了,已經跟原故事的悲劇核心沒有關係,只剩下『死於非命』的表面悲劇性而已。而兩個臥底,都沒有了一份自覺地要擺脫舊有的悲劇身份、擁抱新身份的強烈追求,亦即是沒有自知痛苦無助而尋求救贖的基本動機。在The Departed的世界觀裡,根本沒有需要擺脫的身份侷限,沒有需要超越的悲劇命運,更加不會渴求甚麼拯救。

第貳,The Departed信奉暴力,以之為解決問題的最終出路。電影是Scorsese的典型風格,描繪暴力淋漓盡致不在話下,但最重要的信息在於全片最後一槍 ── 當黑幫內鬼Sullivan通過了內部調查,大安旨意做其真警察過平靜生活之際,一個知情的警官突然把他一槍幹掉,pan左至上述那個老鼠出來的空鏡。完場。那是對槍彈的迷思,那是相信『暴力具有救贖功能』(redemptive violence)

電影畢竟是社會文化的產物。以上壹貳兩點,其實也流露出某些美國社會大眾心底裡的一套普及神學。那是他們真正的宗教。

3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正想說你怎麼好幾天不見蹤影, 是否論文寫到重要關頭閉關不問世事, 原來看電影寫影評去了, 而且還是老師請客, 實在令人羨慕.

最近也讀了幾篇關於 The Departed 的影評, 覺得還不錯:
http://blog.webs-tv.net/jostar2/article/3919195
http://blog.webs-tv.net/jostar2/article/3886658
http://blogoncinema.dyndns.org/plog/post/1/354
供您參考.

By the way, 你的『長篇比喻』(extended parable ®© ) 一詞, 用得實在棒!

Anonymous said...

再者, "唔係博士" 聽起來總覺得怪怪的, 改成 "博士-to-be" 比較好 (y)

Yam 飲者 said...

Carmen:
那個天主教的問題,其實我應該好好搞搞它,因為它所涉及的religious identity and cultural-ethnic identity 可能正是本片的精髓所在,而且也算是踩中了我這一行。再發揮鑽研下去,可以做comparative study發展成為一篇關於religion, pop culture, and violence的論文。(是明年英格蘭一個會議的主題,哈哈。)不過,沒時間了,要專心要專心要專心。忍一時風平浪靜呀吓。

Ben:
1. 不是的,老師請看戲其實已經是個多星期前的事了。不見蹤影其實是「想」閉關把論文推向重要關頭,但是心理能量不夠,總是東搞西搞的...這篇東西是看完戲之後每隔兩三天又寫一點點,累積而成的。
2. 那幾篇影評略為看了少許,挺有意思,謝謝你。稍後再詳讀。
3. 不久之前我還自稱為PhD(i)呢 -- i for incapable!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