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 the business of theology it is hard not to be controversial - Jurgen Moltmann

Sunday, 3 July 2005

Make Poverty History 掃走貧窮



This is what 'Make Poverty History' is all about:



一張圖片,盛載了「掃走貧窮」的精義:

世界經濟失衡,
所謂「富裕」地區(包括香港)的少數人口,
佔用了世界上絕大部份的資源
(生態上/物質上/經濟上/權力上),
並且透過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等等機構,
以大量「貸款」,「援助」所謂第三世界的貧窮國家,
同時又不斷鞏固一個剝削第三世界的國際經濟秩序,
以維持本身消遙充裕兼放任的生活方式。

於是,貧窮國家的債務永遠攤還不了,
不但成為當前全球最急切需要解決的政治經濟死結,
更令世界上三分之二的人
天天朝不保夕地死去活來。

為今之計,
是把第三世界債務一筆勾消,
給世界上大部份人口一個喘息和重新開始的機會。


2005年7月2日,
廿二萬五千人在愛丁堡參與「掃走貧窮大遊行」,
呼籲幾天後在當地舉行的「八大工業國高峰會」
正視這債務問題。

我不在愛丁堡,無緣親歷其境,只能看媒體報導。



欲深入淺出認識世界債務問題,又沾染一點神學反思,
我極力推薦愛丁堡大學敬愛的羅邁喬教授這本小書:


Michael Northcott:
Life After Debt: Christianity and Global Justice
(London: SPCK, 1999)

另有:
非洲經濟困局一覽(BBC)
非洲債務問題知多D(BBC)


另順帶一提:
有中文媒體把Make Povery History翻譯成「讓貧窮成為歷史」,

那是用中文字生硬拼湊而成的「非中文」句子,
而且完全喪失了本來英文短句所表達的能量。

其實,簡單一句「掃走貧窮」已經足以表達
make poverty history的意義和力量了。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