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 the business of theology it is hard not to be controversial - Jurgen Moltmann

Tuesday 4 November 2008

虛擬與群體 :: being virtual and communal

Is the unity of space and place a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Christian fellowship, as Wong Kam Ming has argued in his recent critique of virtual church?

.............................

香港文化與社會』研討會上,蔡寶瓊嘗試從前任製衣工人的經歷提取對全球化下道德困惑的啟示,說:全球化把社會都變成一個個獨立求存的個人(stand-alone individuals),如是,道德/倫理的建立將會變得不可能,因為倫理by definition是必需要在社群內建構的。

又令我想起 Wong Kam Ming 對『虛擬教會』(virtual church)的批判。(沒有直接關係,只是我的自由聯想。)

Wong 說:教會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元素,是團契生活(fellowship);而團契生活的必要條件,是成員相聚於同一空間,虛擬教會的本質卻與此相悖。【see: Wong Kam Ming, 'Christians Outside of the Church: An Ecclesiological Critique of Virtual Church', Heythrop Journal 49.5 (September 2008): 822-840.】

只是,『同一空間』真的是團契/群體相交的必要條件嗎?(請注意,我真的是在問問題,而非把既有立場包裝成問題。)

11 comments:

Unknown said...

我想Wong這裡的同一空間,要作一些概念上的區分,特別指明是在物理層面直接連繫的空間。而網上所謂虛擬空間,則指向發生非直接物理連繫的空間。

如果這樣理解,我們可以用網絡以外的非直接物理空間連繫來作比較,例如:藉著書信來連繫的,算不算群體?如果不算,我怎樣理解新約時代素未謀面的教會聯網?所謂無形教會?甚或,跨越時空的聖徒相通?甚至乎,我們今天和耶穌基督有沒有群體關係?

只是提出一些提問方向,沒有很確切的定論,也想聽聽大家的意見。

Pakkin

connect2truth said...

謝謝飲師兄的stimulation。
倫理要求的個人化並非全球一體化的產物,而早在自由交易市場下,市場關係已經變成非人性化(impersonal)。這就是說,人變成獨立求存的個人,主因並非全球化而早就始於市場的利己主義。
基於人自身的限制,市場交易的確產生了非人性化的問題,人與人之間的交相不再是同一空間,一個工人生產的小配件最後不會知道產品和用家,也就是pakkin兄所指非直接物理連繫的空間。
但師兄問得好,市場空間的擴張,真的必需引致非人性化、無沒相交等等問題嗎?也就是說,市場是否必定是非人性化,內裡也只能靠個人自身的倫理去交往?如果是這樣下去,按照人本身罪性的扭曲,市場只能滑落,亳無盼望。
神學工作者都希望為市場注入人性化的元素(humanize the market),有經濟學者認為神學工作者因為不理解市場才會這樣說。我們就是努力地要讓不在同一空間的人都可以有群體意識,似乎我們都大近視,未能把眼光從個人提升到群體和社會的層次。可是,這對被罪性扭曲後的人來說,的確並不容易喲!

Anonymous said...

高手過招, 斗膽插幾句, 就任老師引述蔡寶瓊:"...嘗試從前任製衣工人的經歷提取對全球化下道德困惑的啟示,說:全球化把社會都變成一個個獨立求存的個人(stand-alone individuals),如是,道德/倫理的建立將會變得不可能..." (由於網上只有她的兩段摘要, 故只能斷章取義地就引文表達意見) 這說法是否過份簡化地將全球化和"個人化"拉上因果關係? 如果從蔡以十二位香港製衣女工的事例作出發點, 是否以偏蓋全? 我較相信市場並非有意識地或不經意地釀成"個人化", 因為市場關心的是作為供應方, 需求方等在經濟活動中的個體, 它可以是個人, 群體(如工會), 社會, 國家.
再者, 即使是個人與大自然, 依然有道德/倫理之可能.

反而很想了解Wong Kam Ming君之理據是甚麼.

connect2truth兄提到"神學工作者都希望為市場注入人性化的元素", 我卻覺得市場是太人性化了, 貪婪本就是人的根性之一, 理論上在市場中(包括合法和非法的), 每人可各取所需去滿足慾望而市場並不太關注道德的對與錯, 而只有效益及約定之遊戲規則, 缺少的倒是不夠神性化.

Alan

connect2truth said...

謝謝Alan兄的提醒,神學工作者的「人性化」指人的美善和關係的建立,亦即創造的原意,這裡「人性化」的用字可以再考慮,讓它清楚一點。在罪的扭曲下人性變得貪婪和個人化,這也是市場一直滑落的起源。
「神性化」是另一個說法,但面向和回應信與不信同住的社會大眾時,還是要找大家都能明白也能溝通的字詞。
真正的神性社會,大槪在已然未然之中未能體現,是我們在永恆中的盼望。有神學家用這樣的市場建構來回應現今社會,會使人感到有點不切實際,成為經濟學者認定神學人不懂經濟的另一原因。

Anonymous said...

connect2truth 兄,我只是借題發揮,你的本意十分清晰 :)

我在想是不是神學人沒興趣去了解經濟的哲學及所衍生的理論,對複雜的經濟活動及實況更沾不上邊,故所謂的回應都變得空洞無力.

Alan

Yam 飲者 said...

我在上文引述蔡寶瓊和Wong Kam Ming,只是各自給他們一句,可能對他們並不公平,過分簡化,大有可能misrepresent了他們。

Wong Kam Ming的論據,為免我講多錯多,
還是請諸位讀其原文好了,Alan兄和真理師妹所在的學校都有電子版可供下載。

蔡寶瓊的發言,很可惜,當時她只是在答問時間最後一分鐘提出這點最後觀察,難免一筆掃過,更難保我沒有搞錯 :p

至於所謂『人性化』的問題,大概可以說成Market Capitalism with a human face —— 如同四十年前布拉格之春領導人所講的Socialism with human face,或者廿年前Edward Schillebeckx 講的the church with a human face,同出一徹。(btw,這個『徹』是否應該是『車』邊的?)

Alan兄,關於『...是不是神學人沒興趣去了解經濟的哲學及所衍生的理論,對複雜的經濟活動及實況更沾不上邊...』,我倒覺得其實不是沒有興趣,而是沒有能力。如昨夜所言,兄臺應該認真思量循此方向努力;跟你對話的這位我的真理師妹,正是我提及的(未來)華人經濟與神學之母啊。

如果未來華人經濟與神學之母和之父,同樣出自我的朋友圈,嘩真係榮幸到爆!

Unknown said...

這幾年,市場很流行online marketing,把營銷推向人性化的連結,讓個人對產品的期望直接透過網絡去傳達給生產商,甚至主事人。

有些生產者特別喜歡藉網絡的便利,越過生產過程的眾人,直接和受眾對話,聽取意見,我想這也是一種人性化的表達。

是否人性化,我想也很在乎主事人的態度,不獨獨是市場結構性的影響,尤其是在互聯網發達的今天,要打破市場的非人性阻隔,我想是非不能也,實不為也。

Pakkin

ps: btw,同出一轍的「轍」,和車有關,指車輪輾過路面而留下的車痕,所以同出一轍就是指走同一條車痕。

connect2truth said...

甚麼甚麼之母...師兄米玩我啦!
不過講真,我哋真係需要多啲神學人研究社會和經濟。恩師說過,要做好一個範疇的神學,需要許多人許多百年的努力。這裡的O'D老師也說過,總觀古今,就連工作的神學觀這基本東西也還沒有好的作品。有志研究者,空間很大呢!
至於我嘛,只是因為市井的經歷較多,盲中中走咗入黎啫。

Anonymous said...

可恨的是, 我並非經濟科班出身, 而是主攻"做刁-logy", 在紅海藍海日廝夜殺, 可能做下Business Ethics還沾得上點邊. 不如任老師做文化神學教父, 與有榮焉!

真理師姐, 女中豪傑, 恕不識荊, 見諒! Team break 後要回英一次, 如有時間, 茶敘 ok?

堅叔, 多謝提點. 就你提到的那種人性化銷售, 令我想起今天信報有一文章, 分析奧巴馬之互聯網拉票活動, 十分成功, 而另一晚間電視節目則提到他的感性, 時機, 個人感染力等軟實力, 勝過了麥凱恩的具體政綱, 我在反思是否要得勝 (無論是政治, 商業, 股市, 甚至傳道), 都是感性先行, 之後才以理性執手尾?

Alan

Unknown said...

堅叔…… @.@"

connect2truth said...

Alan兄,tea 1 tea,榮幸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