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 the business of theology it is hard not to be controversial - Jurgen Moltmann

Tuesday 24 January 2006

後現代屬靈自由市場

週末到了英格蘭的大西北,參加蘭卡斯汀大學宗教系舉辦的解讀屬靈氣質』(Reading Spiritualities)研討會,三教九流人馬踏雜,研究出位言論怪雞,一片聖經所講的「耳朵發癢」的景象,充分反映不列顛聯合王國以致整個西方世界的「後基督教世俗化」是怎麼回事。一句講晒:好玩。

誠如蘭卡斯汀宗教系主任Linda Woodhead和幾位老師的著作The Spiritual Revolution (2005)所指出,當今不列顛人的信仰情懷,是「屬靈氣質」抬頭而「宗教」息微;是次研討會的主調便充分反映這個現象,在會上發表的多篇學術報告,都從不同角度展示出一幅我稱之為「後現代屬靈自由市場」的圖畫,傳統宗教建制全部靠邊站,一切依據自我口味來建構。

大會其中一位主題講員是英格蘭女性主義小說作家Michele Roberts在講座裡談自己幾十年來的屬靈歷程,怎樣離開傳統天主教會霸權和它所代表的「惡死的神」,而最終找到自己的神。我落後於形勢,從未聽聞過她,原來是不少與會女士們的偶像;有位在西西里唸英國文學的女孩子,正是以她為博士論文題目,為此不遠千里而來。

另一主題講員,女性主義神學家Ursula King認為,當代女性已經從過去「被宗教界定自我」轉變成「由自我界定宗教」,並且列舉世界各地例子為佐證,盡顯胸懷廣闊博聞多見,卻失諸浮光掠影蜻蜓點水。

一位自稱在南韓基督教家庭長大的金士,則表示發現基督教不對胃口,轉攻陰陽五衡宇宙力量,更在工作坊裡即席提供算八字批命服務,認真搞野。

另外,研討會的漂亮搞手Dawn探討英格蘭女性自行建構宗教正典,取代傳統宗教典籍(例如聖經)來滋養自己的屬靈生命的現象,十分有趣。她一位同袍研究一批英格蘭女性離開教會尋找「另類信仰」的經歷,甚至有一邊問卜打卦冥想打座一邊在教會詩班歌誦上帝的情況,真個是信仰雜錦鍋。

不過除了這一大片「女性自我」的聲音之外,整個研討會其實十分多元化,徹底地跨學科,確實令人充充滿滿的。大會第一晚的主題講員是在格拉斯哥搞「神學與文學」而名震江湖的David Jasper,他功力深厚,我虛不受補,不消十分鐘便魂遊了。還是其他人的小研究更有趣。

譬如在德倫大學神學與宗教系讀「宗教與人類學」的朴昌源,探究近廿年瘋魔南韓基督徒的「抄寫聖經運動」的神學和文化根源,認為是揉合了基督新教的「唯獨聖經」信念和大韓儒家傳統裡以書法修心養性的觀念,扎實有料。

同是來自德倫的Hilary,比較聖經《雅歌》與英國詩人John Donne一首咸濕詩,從而探索「身體」在宗教情操裡的位置,聽者眉飛色舞。

愛丁堡大學唸哲學與神學的Harumi Osaki,閱讀Deleuze從美國小說Bartleby所論說的「新基督」,好艱深,我大致上聽得明明地已經覺得自己好醒。

從意大利到聖安德烈讀社會人類學的Giovanna,研究智利某小島每年紀念聖人的慶典,聽落都幾高興。

還有德倫的神學講師Gerard Loughlin從東正教神學角度看Tarkovsky,提出應該把他的電影理解為「活動聖畫」(moving icon),觀眾才可以看到那不能看到的。

西班牙來的Gabriel分析馬田史高西斯《蠻牛》的聖俗觀念,深入細緻,卻恐怕也略為犯了搞「神學與電影」常見的通病 –– 過度詮釋。

在坎特伯里教「電影與神學」的Chris Deacy臨時不能來,實屬可惜,因為他的論文正是力批「事事看成基督形象」的過度詮釋傾向;如果他出現,定當火花處處。

繼去年在巴黎和坎特伯里之後,這是我第三度在學術會議上做報告,開始比較懂得掌握角色,內容論點握要,臨場揮灑自如,從現場和隨後兩天可知眾人反應甚正。學太空人話齋:感覺良好。

3 comments:

Dot said...

你令我想起早前在唔知BBC定Channel4 睇過的Spiritual Shopping 的節目.

我睇果集講一名女子心情抑鬱,遂尋找不同的宗教以謀出路.她到基督教練唱詠,到印度教找默想,回家亦按步就班己自己修練; 仲有唔知係回教定猶太教的群體烹飪,她的宗教時間表,就好似定時定候去購物,電髮,瘦身同食high tea咁.

宗教只係現代人的商品之一.

去完是次研討會,聽左咁多不同的屬靈氣質,你又如何解讀呢?

Anonymous said...

呵呵, 終於入到黎啦....所以即刻留個言啦.
有時, 想像總比現實好,三心兩意的人又以為別人的總比自己的好...其實, 自己又怎會不知道, 已經身在福中呢?
相信獨居老人也是身在福中, 單單是"題目", 已經令沙漠海獅流晒口水啦...

愛發0翕風的無聊海獅上:)

Yam 飲者 said...

海獅:哈哈,跨網對話真好玩!不過,著名得獎作家X沙突然化名沙漠海獅出現,這裡橫跨歐亞美三大洲的廣大讀者恐怕不知甚麼來龍去脈,抓晒頭呢。是的,我都知道我現在好福,也就比較少去羨慕別人怎麼怎麼了,管他是沙漠還是北冰洋,路是自己選的唷。你也別把北冰洋當成沙漠啊。

DOT姐:我的解讀?其實第一段已經講了:「一句講晒:好玩」。後現代後基督教西方社會,一面是如你所說的「宗教變成商品」,零售化個體經濟化,而且傾向小農經濟型態自給自足自己搞掂;另一面是「商品變成宗教」,大宗派模式megachurch型態運作,到處植堂,積極全球宣教佈道,力求令全世界悔改成為它的信徒,而且每月定期奉獻十份九,推動聖工繼續運行。如果我站在傳統教會領袖角度,一定閉謚;站在學者研究角度,則十分過癮刺激。咁你話係咪好玩?BTW,有本由兩位宗教學者寫的小書談這個現象,簡明握要幾好看:Jeremy Carrette & Richard King, 《Selling Spirituality》 (Routledge, 2004)。
請注意上面是對當前西方(特別是不列顛和歐陸)社會的觀察,香港是個習染了西方文化現象的東方社會,這類的分析只能是partially relevant,絕不可照搬。可惜香港基督教領袖讀得美國書太多,坊間翻譯的也多,常常有意無意之間把西方(尤其美國)的觀察移植到香港而 disregard the context,撞板囉。
唉,俾你挑起條根,愈講愈遠,係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