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 the business of theology it is hard not to be controversial - Jurgen Moltmann

Wednesday 14 December 2005

WTO on Television :: [updated 16 Dec in comments]


搞到特區政府一頭煙的WTO部長級會議開幕了。

之前,海素傳來兩句話,大概說幸好我不在香港,否則一定給傳媒的報導激死。

於是我除了慣常地每天讀讀香港報紙之外,連續兩天破天荒看了香港電視新聞的網上重溫。(無線六點半和亞視六點鐘,其他台的看不到了,不知是可惜還是好彩。)唉,真係

1213日,世貿開幕日。

無線整個新聞時段(淨肉約有廿分鐘多一點),大約有四份三是有關當天的WTO新聞,100%集中報導示威遊行衝突,而且超過五分鐘不斷播放南韓示威群眾與警察碰撞的畫面,另外仔細描述示威者怎樣跳海怎樣上岸。然後一個入黑後的現場直播,記者戴上頭盔如臨大敵站在警察防線前,馬上便有幾個西方示威者在她背後喧嘩擾攘,她說示威者是抗議傳媒抹黑。無線告訴我:WTO = 示威 = 激烈衝突。

亞視新聞淨肉全長三十二分多鐘,大約一半是WTO新聞,描述那場『焦點衝突』和跳海沒有無線的細緻,但有東南亞漁民租船在維港海上遊行,有會議場內的報導,有提及會議討論的議題和概況,有詳細描述NGO代表在會展裡面抗議的情形。然後同樣一個入黑後的現場直播,記者同樣站在警察防線前,沒戴頭盔,四圍有人但十分安靜。亞視告訴我:WTO = 不同方式的示威(包括有衝突)+各國官員討價還價。

1214日,南韓農民行動稍為升級,兩台的報導基本差異不大。

無線由第一句標題開始,三次(連caption在內共四次)強調他們數到警方被搶去十四面盾牌,而非官方所說的十面。What’s the point?他們想暗示警察講大話?他們想證明自己比警察或其他媒體更準確?真是典型的「為小事狂抓」。 Give me a break!另外南韓農民在衝擊之餘擊鼓跳舞唱歌,那記者就只懂說人家打鑼打鼓,對大韓民族的文化傳統和示威美學完全懵然,無做功課,平白浪費了拍到的豐富畫面。前一天遊行者在途中突然躺在地上喊口號,無線記者也是這樣用文字把係人都見到的畫面描述一遍,連簡單的身體象徵語言都讀不出。唉,tell me something I don’t know

亞視記者則起碼兩度把自己的想法投射進別人的行為裡。例句一:『佢地不時用腳踢或者用長棍敲打警方盾牌,企圖衝破警方防線。』前一句是客觀事實,後一句只是她的估計 –– 也許示威者另有目的呢?我就不相信他們會天真地認為自己這樣踢幾腳就能夠衝破防線,那倒不如說:『佢地不時用腳踢或者用長棍敲打警方盾牌,等電視台可以拍到多D動作場面』。例句二:『目前仍然有部份示威者留o係維園唔肯走。』留o係維園是客觀事實,唔肯走就是記者的感覺而已。人家在維園示威沒有時間限制,留下未走就是留下未走,怎麼說是唔肯走呢?不如說是記者趕收工吧。如果世貿結束多天他們還在維園,那才是唔肯走呀。

我帶隊採訪過1989年南韓光州全市數十萬人示威,親身體驗過呢D場面。下次call我請教下啦。

整體而言(認真的):亞視新聞重新令我刮目相看。他們人手有限資源不足,對一個場面的coverage絕對比不上無線,而且確實拍得沒有那麼「好看」。但在諸般限制之下,依然做到似模似樣而且整體闊度和balancing比無線還勝了一籌,真要歸功其編輯功力和採訪主任的部署。醒。

至於WTO在不列顛聯合王國的電視上又如何呢?

BBC News輕輕點題,Sky News好像沒講,其他如ITVChannel 4Five都唔多覺。(當然這只是印象而已,我不是經常捕住電視的。)

是因為不列顛人民對WTO議題毫無興趣嗎?可能是也可能不是。然而BBCITV的新聞都是非常胸懷世界的,其中BBC News 24更是個多月之前已經天天在討論分析世貿的種種,到真正開波卻又無左影。我估計可能是因為近期這邊國內的大事太多,中東的大事又多,加上幾天前倫敦西北面的油庫大爆炸,造成二次大戰以來全歐洲最大型的大火,燒足幾天,把直播的時間都搶過去了。

後園失火,誰顧得了遠處的剝削與飢餓?


題外話ITV今天剛剛公佈,其新聞台做埋一月底執笠。可惜但無法,開播五年,虧蝕三千萬鎊,點挨?




7 comments:

Dot said...

係喎, BBC 今日好似無講WTO喎.
Metro 就有提到南韓農民的示威同警方的胡椒噴霧,約略交代會議的內容咁啦.

不過講起呢單新聞, 都幾有趣.今日我發現倫敦METRO 原來有兩個版本.
一版較詳細講WTO, 但就無左Blair 交代7/7 London Bombings 的新聞;另一份因為有Bombings news, WTO果段從簡.

對過日期同其他版面又一樣喎.真有趣的發現.

Anonymous said...

well, physically very near to these protestants(from my office window, i can see them. right now they are waving candle light), i have a few words to say. i really hope the media can "help" these protestants by showing the "most violent" shots. these people need their voice to be heard, need their action to be broadcast all over the world... if media coverage is not "emotional" and "sensational" enough, they will resort to really doing something tragic. this is not what i want to see on TV. (it is forecast that they will do something extreme this weekend) and re the "professionalism" referred by Yam, i have no comment. i never comprehend things in an unbiased manner. therefore i cannot be a good journalist. i can at best be a novelist....i know that's my weakness.

Yam 飲者 said...

12月15日,世貿會議第三天。無線仍走舊路,亞視再次扒頭。
人家示威已經改變了模式換了另一個look,無線的基本報導approach沒變,一開始就照例又是一輪示威點點點,店舖生意少了多少 ... 幸好南韓隊有專人解釋行動的意義,讓它成條聲照搬,否則又交一次白卷。不過無線今日追番一球半,比較詳細報導了會談進展和交代明天會有會議聲明初稿公佈,另外訪問了法國搞屎棍荷西波夫(不過竟然不知道他搞掂入境的絕招,所以得半球)。【註:根據《衛報》所講,當天荷西被香港入境處拒絕入境,即打電話到巴黎的phone-in節目,兜個圈找到在香港的法國貿易代表,乍刑一番,法國駐港領事唯有出手同特區政府講數。你話條友係咪搞野高手?】
亞視犀利,一開波就改變做法,連警察和示威者雙方的陣勢一早怎樣部署,成個過程都交代一番;然後還懂得說南韓人用傳統宗教方式表達訴求。可惜今天會議內容欠奉,成球讓給無線。

AND:回毛作家:
1.也許我對事態很悲觀,我覺得無論傳媒怎樣報導他們怎樣激烈的行動,對他們的訴求都是沒甚麼幫助的。各國示威者的悲劇,在於他們被本身的政府出賣了--又或許他們的政府自己也身不由己,被富裕國家壓得透不過氣,噤住來搶。
2.目前的示威,根本在其他國家的傳媒完全看不到(以UK為例)。而香港某些傳媒的報導手法,只會令很多港人覺得呢班人搵野黎搞,產生一種「東方日報社論」式的反應 -- 「貼錢買難受,世界新潮流」(東方社論13/12/2005)。
3.我最眼前的悲觀是:我覺得會議後期(17-18號)必定有大鑊野大悲劇發生regardless of what the media do。這已經是近年WTO部長會議場外的必然ritual,因為:(A)場內的協議必定跟場外的期望不一致;(B)有大把各地來的極端無政府主義專業搞手還沒出手,現在所見的都是善良的人(示威的和防暴的都是)。

Yam 飲者 said...

12月16日,無線氣定神閒,亞視疲於奔命。

沒有了搶盡鏡頭的動作場面,無線終於回復了一貫本色,清楚俐落,簡明握要,而且進入主題,比較詳盡地報導了世貿會議裡面的消息,美中不足是雖然cover了美國歐盟和幾個非洲國家的觀點,卻未能點題刺中美國和歐盟互相瀉膊推莊的醜態。

亞視明顯地資源不足做到嘔白泡,但反正樣樣都交到功課咁啦,而且跟得頗詳細,可惜會議內容欠奉,似乎忽略了談判已經到了一個critical moment,場內各方的公開言論都在爭奪國際輿論支持,同時影響場外下一天的活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日小經典三則:

A.公共關係科馬總警司:『我地並無o羊野鐵腕政策...』//無線新聞:『警方聲言會採取鐵腕政策...』//Well?

B.亞視跳槽無線的記者郭詠琴:『佢地企圖衝入香港駐南韓領事館...』//What???

C.運輸處首席運輸主任蘇XX:『黎緊兩日將會有好多公眾活動...』//蘇主任已經連續兩日係咁講。示威咪示威囉,o羊野公眾活動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列顛傳媒之中,幾天來唯一顯著報導WTO會議進展的,竟然是今日的蘇格蘭大報The Scotsman:
http://news.scotsman.com/index.cfm?id=2415502005

Anonymous said...

飲者,你好!多謝你的精采文章!

早排忙住交功課,所以只係輕輕咁望下香港的網上報紙對WTO的報導(仲要係無蘋果 日報的yahoo新聞),無線同亞視的網上重溫一次都無睇過。不過我對香港的媒體都真 係頗失望,不單因為佢地普遍都無將是次WTO會議影響有幾深遠、過去的所作所為介紹 比讀者,我最討厭的就係佢地將個情況簡化成為兩個「事實」,其中以我最憎的東方及 太陽至為明顯。

首先,就係將WTO會議簡化為只為市民帶來不便(例如改路,彈性上班時間,休課),影響該區生意的function,做法完全同煙花匯演同花巿道路安排一樣。雖然呢幾樣野 似乎係同讀者最貼身,唉,但係可唔可以將個眼光擴闊少少,改下路駛唔駛死?做乜� 笞鑫恼拢�
第二,就係將示威者(尤其係南韓示威者)醜化、妖魔化。哎吔,唔通人地真係長 水遠來香港做show咩?梗係有人地原因啦,媒體除左報道示威狀況之外,係咪可以問下點解人地要示威呀?今日韓國農民的困境,分分鐘係中國農民的未來。咪以為入左WTO 就可以坐享其成,經濟成果通常都係由最窮最無聲出的人用血淚換番來,韓國農民實在係爭取僅有的機會發聲!不過到左今日,媒體裏面好似多番少少平衡一點的報道,叫做好過無啦!
仲有呀,東方同太陽一向係左傾,都無緊要啦,世界上無中立的媒體,但係佢地對左派理應支持的對象--農民,竟然不但不給予支持,反而大力鞭撻,好似要搞到香港人一定要好憎或者好怕佢地咁。咁而家佢地究竟係幫乜野人呢?如果連工人同農民都唔支持的左派報紙,咁仲係乜呀?

可能因為開始讀左Development Studies,所以會留意多左。真係估唔到WTO開會傾 關乎許多人生計問題的事,都可以咁靜俏俏的,諗落都覺得幾心寒,好多人就係咁樣被人宰割左都唔知道。如果要知多D有關的來龍去脈,惟有去Oxfam的網頁,去學多d,� 啵淞耍�

最後一樣野都係非常同意你講的,就係韓國的示威文化。我真的覺得韓國係一個好 團結的示威國度,從小看新聞,就對南韓留下這些深刻的印象:「南韓大學生示威+幪 面+氣油彈」,佢地示威的浪潮及「傳統」,長到足以叫一個韓國小朋友長大成另一個上街示威的大學生,日日耳濡目染,我都成為勇悍示威者啦!唔知道佢地會唔會令香港 示威文化有所改變呢?不過,真係衷心希望唔好有大鑊野發生。

多多指教!
巧明

HCDC said...

mo mo: 意想不到你會作出這回應。想來想去也不明白理解。不過無論如何,我已決定開始拒絕接收香港傳媒。請火車把那新聞聲量降低。算我求求你!

http://soandthen.blogspirit.com

Anonymous said...

絕對認同香港新聞報世貿時的貧乏,不知有那個國家有較好的報導?

早前讀過小小有關discourse analysis和discursive psychology,

發覺在貧窮問題上,傳媒也往往有類似的傾斜現象,

與貧窮有關的報導,傳媒的報導往往傾向以個人化來報導(清貧學生苦學終於出頭/xx偷綜援被揭發),多於會詳細剖析貧窮問題背後的結構性問題。

至於世界性的貧窮問題,西方傳媒也有類似的情況,若非刻意描述飢民的慘況搏同情,就是集中講述發展中國家內部的貪污,甚少嚴肅處理和分析西方國家的剥削和全球性的貧富問題。

結果是貧窮的成因往往從一種個人化的角度來理解,再找心理學家來研究一番...

而傳媒也成功避開敏感的政治議題和不公義的制度。



這次香港世貿,雖然給香港市民上了很好的公民課,

但如斯鋪天蓋地將世貿=示威=激烈衝突的報導,

除了是編採人員的乏力和淺薄外,還可有其他背後議程?